


监测Linux系统10条成功经验
添加时间:2011-1-28
添加:
admin
1. 定义所获得的“生产”资源的含义 - 一个服务器,一个应用或一种服务。
2. 找出满足此生产需求的监测方式。
3. 执行监测可能性,可以通过手动方式也可以借助开源工具,比如Nagios或其它商业工具。
4. 定义那些 “损坏、不存在、警惕” (broken/unavailable/on fire) 的含义 - 通常也被称之为 警告、出错、危险 (warn/error/critical)。
5. 在你的监测系统中执行警报以捕捉这些阈值。
6. 定义不同的警报级别所对应的处理流程。
7. 确保你的警报处理流程是与那些提示处理流程相符的。
8. 为各团队创建角色和责任来分摊与他们工作特性相符的警报、控制和细节操作。聚焦于个人通常意味着为他们的区域提供更好的绩效。
9. 为你整个系统中的警报、监测协议、角色等指定少数超级用户,以确保他们按照单一蓝本(blueprint)执行。
10. 如需要,则进行修正、清理和重复。
我在LinuxWorld 2007大会前的一次预访中从Javier Soltero那里获得了以上10点提示。在这次采访的另外一段摘录中- 虚拟化为推动Linux带来新气象-他谈到了Linux和虚拟化之间的协同,管理多重操作系统环境,以及识别和追踪虚拟机所面临的问题。
关键字:Linux 成功 经验
新文章:
- CentOS7下图形配置网络的方法
- CentOS 7如何添加删除用户
- 如何解决centos7双系统后丢失windows启动项
- CentOS单网卡如何批量添加不同IP段
- CentOS下iconv命令的介绍
- Centos7 SSH密钥登陆及密码密钥双重验证详解
- CentOS 7.1添加删除用户的方法
- CentOS查找/扫描局域网打印机IP讲解
- CentOS7使用hostapd实现无AP模式的详解
- su命令不能切换root的解决方法
- 解决VMware下CentOS7网络重启出错
- 解决Centos7双系统后丢失windows启动项
- CentOS下如何避免文件覆盖
- CentOS7和CentOS6系统有什么不同呢
- Centos 6.6默认iptable规则详解